溪卡之最
这回是真的到了日喀则,不是遥望,不是匆匆一夜,醒来便不辞而别了。
日喀则的位置在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汇流处的西南方,海拔3800多米,是西藏
第二大城。
从见过的资料和人们谈论中,得来日喀则的最初印象。
它为什么叫日喀则呢?人们的说法不同,有说藏文原意是“土质最好的庄园”
的,也有说它是“溪卡之最”的(“最”或“顶端”、“最上头”,都是“则”字
的意思)。“日喀”,就是“溪卡”——庄园,这是一致的。也许该译作“最好的
庄园”吧!
日喀则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,它最初是以扎什伦布寺为中心形成的。据说,早
在15世纪时,在仁布建宗(修城堡),那里有个庄园,叫“昔卡桑珠则”——意为
“六个狮子山下的庄园”,而日喀则便是它的缩音(昔、卡、则)。1447年,第一
世达赖在日喀则兴建扎什伦布寺(意为“吉祥的堆集”),因此,历史上亦曾把日
喀则称作扎什伦布。明朝末年,四世班禅掌权后,扎寺便成了班禅喇嘛坐床的地方
了。
解放前的日喀则,是后藏的政治和宗教中心。——过去,以拉萨为中心的那一
片地方叫“卫”,以日喀则为中心的这一片地方叫“藏”。现在是日喀则地区行署
和日喀则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。
走在大街上,碰见一位牵着爱犬漫步的当地老大爷,我们便和他攀谈,问他民
主改革前这里的情况。他说:“那时的日喀则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,只出产卡垫、
藏靴、粉条、木碗之类,街道嘛,狭窄、肮脏,到处是流浪的乞丐。”
“现在呢?”我们问。
“现在?解放后啊!那当然发生了天地之差的变化啰!”老人索性在一家熟人
的门口,借几把镀铬的折椅,让我们坐下后,接着说,“现在的日喀则,人口就有
近十万了。那年人口调查就有‘顿、谷、松。松、顿’嘛。这又好几年了嘛,人口
越来越多啦!”——他说的是“7、9、3、3、7”,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人。难为他,
这么大年纪还记住了1990年日喀则人口调查的数字。小金多接着往下慢慢翻译,我
呢,便以最快速度作着记录。
老大爷兴致勃勃地往下说时,一边用手东指西划,左点右比,十分激动:“你
看,这公路,这大街,油的,水泥的,过去,哪能和这比呀!——这房子之高大,
之漂亮,之多;这工厂,这学校,这医院。银行、商店、书店、邮局,还有这汽车,
之多,之方便。那,没说的!现在,这一改革开放,新东西更多了。光这电的玩意
儿,我就对付不了啦——电灯、电影、电话、电锅,这些还好说,还有什么电冰箱、
电洗衣机、电打酥油茶筒、电微波炉,年轻人还玩什么电音响、电卡拉OK、‘电VC
碟’[注]……啊孜啦,只怕我再长几岁,这些东西会多得我都叫不上名字,连日喀
则大街都走不出去啦,——它和拉萨一样,越来越大,越来越热闹了呀!啧、啧、
啧,那天,我‘普格普’[注]开着汽车,带我去看飞机场。啊孜啦,那飞机跑的路,
之宽,之平,之长,那飞机之大,之漂亮……啧、啧、啧……”
“汪汪汪!”老人的爱犬叫着,蹦跳着。
老人站起身来,抱歉地说:“见笑了!这狗,它要溜达,要到野地去方便了,
吉拥,吉拥!bye,bye!”挥手与我们再见的老大爷,简直像一位“返老还童”的
少年朋友,鹤发童颜,满面笑容。
老人走后,我问小金多:“你今天怎么啦,翻译中老是‘之’呀‘之’的?”
小金多笑了,也急了:“角啦,他说的藏语,是像汉语里那种‘文夹白’[注]
那样,不好翻呀!我不用‘之’字,可就转不过那弯儿来了哩!”
“啊!”我也笑了,拍一下小金多的肩头[注],他
便给我一拳,我不理,继续说:“这不是怪你,是没弄懂呀!怎么,最后我老听他
在说‘卓’——船,你翻译的却没有船呢?”
“你呀,藏语里的飞机,本来就叫‘天船’呀!你听嘛,‘朗木舟’——朗木,
是天;舟(卓),是船呀……”小金多的解释使我心中豁然明白,原来,只懂个别
音节、词汇是不行的,必须全面学会才行。同时,我也佩服小金多善于学习和发挥。
他刚才用广东话的发声说“舟”字,便使它与藏语的音、义一致起来,使我马上便
明白了(但也许那正是藏语的本来发音哩)。
返回 |
下一部分